“有些事,必须要有人来做。”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沉稳有力。如果不是自己在场,我很难把这句话跟眼前这名温和的中年男子联系在一起。
2016年3月,高原小城寒冷依旧,一位老人拎着东西在城南菜市场门口等车,可能是等车时间有点长了,老人有点发抖,不时晃动着身体。好不容易等来一辆出租车,可却遭到拒载,无意间看到这一幕,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。“老人本来出行就不太方便,乘车又被拒载,我看见心里特别不舒坦。”
不过刚实行一段时间后,他的做法受到了他人的不解和同行的冷嘲热讽,“免费是真的假的?”“打着免费的幌子抢生意呢!”种种质疑使他承受巨大压力。
“明明是件好事情,怎么会这样呢?”说起这个,邓文龙一脸无奈。
“我到底该不该继续?那些天心情特别不好。”邓文龙摸着头说,“不过看着父母年龄越来越大,因为要工作,我没有时间陪伴父母,比较愧疚,在行车的途中看到一些老人行动不便,就想到了自己的父母。”这使他坚定了自己的想法,看到行走不便、年龄稍大的老人他都会积极免费送。时光在他的坚持中匆匆流逝,不知不觉间,大半年过去了,他无声的付出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称赞。“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我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,将这份爱延续下去。”
他的善良,自有力量。2017年6月,“爱心车队”成立,冯小平、牛富荣、张光明、完代克这4位的哥加入了他的爱心队伍。6月5日,这个平凡的日子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,他们一起将有“爱心专座”字样的贴纸在副驾驶座位前,1号、2号、3号……,每个贴纸上有他们的电话号码,“贴的时候小心翼翼又满心欢喜,把它当做宝贝一样”,冯小平说。从那天开始,“爱心车队”用他们的行动印证他们的承诺——60岁以上老人及残疾人免费乘坐出租车。
像这样的事已经不是一两次了,对于冯小平来说,这已经成了他工作中常有的事。“基本每天都能遇到老人,少的时候两三位,多的时候七八位,只要看上去年龄比较大的,我就不收费,”半年里,他免费接送的老人他已记不清了。
是他们的付出和奉献,默默温暖着这座高原小城。
除了免费拉老人,邓文龙还一直做着其他善事。80多岁的才让老人是当周街道办的五保户,因为坐出租车和邓文龙结下了深厚情谊,的哥邓文龙得知他的子女常年在外,老人基本是一个人居住,而且每月还要去医院做检查时,他义无反顾接老人去医院,陪他做检查,然后送老人回家,这一陪就是1年。期间,还时常为老人送去水果和少量钱,直到老人今年三月份去世才停下来。在采访过程中,朴实的邓文龙一直对记者说:“这就是件小事,不值得说什么,我只是凭良心做事。”
每一次努力和坚持都有隐藏的意义。当记者问邓文龙,是什么促使他对这件事如此执着时,他说:“人活着,要做一些自己想干的事,不然没有意义!”
虽然,爱心车队每一位师傅都肩负养家的责任,但他们自掏腰包承担油钱,帮助有需要的人:发现乘客落在车上的失物,他们会放弃营运,千方百计寻找失主;看见迷路的老人或行走不便的残疾人,他们会主动送上一程……而且每位司机师傅都很谦虚,用他们的话说就是“这些都没什么,不过一脚油的事儿。”